2月24日 慈善家 |
這一天出生的人常常為了父母的期待、伴侶或家人的希望而犧牲自己心中的想法。同樣地,他們也會要求別人做出犧牲,特別是他們的伴侶。久而久之,犧牲就會變成某種生命的意義,也就是說「犧牲小我」這樣的信念,變成了他們的人生觀。如果用這樣的人生觀來從事公益事業,那可是再恰當不過的了。 出生於2月24日的人願意犧牲小我去成就大我,這樣的犧牲有可能是出於自願,當然也可能出自於他們無可救藥的責任感。若是因為前者,則一定是為了他們所認同的價值而犧牲,那裡別人的快樂就會是他們最大的欣慰。若犧牲只是為了責任感,漸漸地,他們會因為實際的情況並不符合內心的想法而對自己感到不滿。這樣的挫折感累積了一段時間之後,總有一天,所有情緒都會爆發出來,而拋棄所有的責任與束縛。 許多出生於2月24日的人在追求更為純淨的生活模式時,會刻意降低他們的自我意識,甚或完全揚棄自我。如此一來,他們有可能會因此完全迷失自己。許多2月24日出生的人都明白這一個人生的陷阱,所以有時候他們會較積極地去面對外界事物,學習以客觀的標準來改變自己,而不是隨意地放棄自我。不過,另外有一些則會完全地接受命運所帶給他們的一切,他們相信一切的不幸都是命定的、是造物者給他們的考驗,他們惟有默默承受。 2月24日出生的人顯然很適合公益事業,但是他們其實應該去發掘自己內心的想法,而非一味地違背自己的意願或信念。如果他們的成長總是得不斷地與現實妥協,或是他們對自己總是有一種較自卑的情緒,那麼他們會比較容易悲觀且宿命地去看待未來,因而影響以後的發展。有朝一日,他們若想要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時,必定會挫折重重,因為他們必須克服那些根深柢固的習慣與對自我的期許。 沉穩、意志力、果斷、決心、勇氣都是2月24日出生的人,在做出重大犧牲之前必須先具備的特質。同時,以長遠的眼光來說,分享彼此的愛情絕對遠遠勝過軟弱的妥協所求來的感情。 台灣小說家蕭麗紅,代表作《千江有水千江月》。 日本歌星飛鳥涼(Aska),是二組「恰克與飛鳥」成員之一。 麥可李葛南(Michel Legrand)法國詞曲作家、編曲家、鋼琴家及歌唱家。曾為許多電影配樂,如《男歡女愛》、《42年的夏天》。 德國童話作家威漢格林(Wilhelm Grimm),亦為語言學家及民俗學者。他與其史弟加古柏格林共同研究語言學,因而發明了「格林法則」,亦即「印歐子音轉換法則」。 法國風琴家查爾斯魏道(Charles Maria Widor),以技巧卓越的管風琴作品聞名於世,亦為巴赫風琴作品集的主筆。 |
【關閉窗口】 |